高阳台·閒庭风起,草际飘坠,词笺题曰:新正小雨。不识何人作,依韵和之

吴昌绶吴昌绶 〔清代〕

病枕欹晨,昏灯酿夕,不知犹是春非。丝雨濛愁,寒深峭掩重帷。落红错拟佳人命,尚娇扶、香喘沈微。剩相怜、楼上呢喃,旧日乌衣。韦郎惯唱江南好,有黄金袅缕,绊尽征蹄。荏苒番风,韶光误却年期。女夷曾受司花箓,祝琼台、芳讯休稀。漫教人、杜宇声声,道不如归。

高阳台 题金韵仙汪玉卿评花仙馆合词

陆茜陆茜 〔清代〕

身世团沙,因缘散雪,此心何事分明。碎墨残脂,妆台犹剩零星。瞿昙小劫浑如梦,怪匆匆、梦也难凭。想阑干,依旧猩红,著个词人。苍苔记得行吟处,记扶香绰约,袍影伶俜。侬替花愁,花还算得长生。百年佳偶成虚愿,到而今、翻悔多情。尽无聊,月上帘钩,掩却疏棂。

高阳台 杨花

苏穆苏穆 〔清代〕

竟日东风,萦帘柳絮,霏微弄影临池。欲倩谁扶,愁痕重上蛾眉。芳情不道春如雾,傍栏杆、立够多时。要凭它,流水声中,再续佳期。沉沉绣幕低垂处,怕惊残午梦,难到辽西。极目天涯,断肠忍说将离。梁间细语双双燕,记年来、共惹香泥。怎而今,只替飞花,远寄相思。

高阳台·张次溪先生江堂侍学图

邹韬邹韬 〔清代〕

春鸟嬉晴,秋蛩絮怨,良时閒煞江堂。门掩黎花,空明月照回廊。图书万卷人千古,映芭蕉、绿满前窗。最难忘。负策横经,伴到昏黄。先生杖履从容甚,仰高山、瑶琴一曲,芝草双行。接叶传薪,全凭邺架曹仓。青年最怕驹光速,愿追随、捧砚焚香。寄清狂。风浴童冠,天地徜徉。

高阳台 舟中用张玉田韵

王策王策 〔清代〕

远缕鹅黄,短篙鸭绿,东风稳放吴船。十里山光,诗情又入今年。桃溪竹坞谁家住,也莺声、一巷堪怜。簇青红,塔影春城,半裹轻烟。行行渐隔乡关路,但天低短草,霞没长川。知道来宵,孤帆更落谁边。且凭閒梦随轻撸,水云中、半晌清眠。莫伤心,虽有飞花,幸少啼鹃。

高阳台 题月月红绣球画帧

叶璧华叶璧华 〔清代〕

露片攒红,风梢亸白,装成七宝珠球。静悄雕阑,美人酣睡琼楼。秋千罢戏靡芜径,一任他、春满皇州。甚枝头幽鸟,能言不诉闲愁。瑶台云路稽应杳,喜灵根丽质,小降神洲。绰约丰姿,漫山桃李难侔,吟香幸有司花史,洒淋漓、玉案芳流。祝东风、长驻好春,月月勾留。

高阳台 素心蜡梅为叶兰士赋时兰士纳姬小蕙

姚燮姚燮 〔清代〕

檀蕊纫黄,冰犀约素,种来红雪楼前。隔镜移灯,珧情逗去嫣然。为谁含得香思瘦,惹凝眸、悄极无言。抱春云,一种幽痴,就倩伊传。况渠磬口工微笑,背鬟风颤萼,也拂蛮笺。薄障宫绡,夜深疑玉疑烟。梦魂一样清于水,在人边、还在花边。月横斜,淡淡相依,脉脉相怜。

高阳台 题李香君小影

孙荪意孙荪意 〔清代〕

曼脸匀红,修蛾晕碧,内家妆束轻盈。长板桥头,最怜歌管逢迎。无端鼙鼓惊鸳梦,怅仓皇云鬓飘零。黯消凝。旧院春风,芳草还生。桃花扇子携罗袖,问天涯何处,寄与多情。廿四楼空,白门明月凄清。江山半壁成何事,但苍茫一片芜城。莫伤心。金粉南朝,犹剩娉婷。

高阳台(落梅)

李彭老李彭老 〔宋代〕

飘粉杯宽,盛香袖小,青青半掩苔痕。竹里遮寒,谁念灭尽芳云。么凤叫晚吹晴雪,料水空、烟冷西泠。感凋零。残缕遗钿,迤逦成尘。
东园曾趁花前约,记按筝筹酒,戏挽飞琼。环佩无声,草暗台榭春深。欲倩怨笛传清谱,怕断霞、难返吟魂。转消凝。点点随波,望极江亭。

高阳台·冯志青龙华饯春图

夏孙桐夏孙桐 〔清代〕

钿毂芳尘,红楼梦迹,寻春春向谁边。拾翠人逢,衣香惯惹吟鞭。东风十里淞南路,任消磨、金粉年年。比天台、一饭胡麻,本事流传。欢场例有团沙感,话杜郎丝鬓,倦对茶烟。小字冰缣,诗心为致缠绵。桃花人面依然在,唤真真、画里相看。只愁它、玉树残歌,咽尽啼鹃。

高阳台·为荫阶老前辈题绿天草庵瀹茗图

况周颐况周颐 〔清代〕

阁小留香,庭深种纸,旗枪镇日流连。玉麈同挥,墨林风调翩翩。何须浊酒浇胸臆,指层楼、慵问诗仙。晚凉天。红涤纤尘,翠里疏烟。
水西觞咏家风旧,便云萍小住,也足清缘。花底朝回,怀人句写鸾笺。春风细啜红薇露,玉壶清、风味依然。擘龙团。分绿窗纱,长共婵娟。

高阳台·季春赴杭埽墓,舟次咏别

许禧身许禧身 〔清代〕

桃院愁多,莲街梦短,朦胧又到天明。乍启愁眸,炉香犹带余馨。满窗红日啼檐鹊,听声声、只报春晴。感飘零。一叶扁舟,万念皆冰。离怀欲说偏难尽,但黯然无语,脉脉含情。甫发行装,愁添眉角云生。沿堤柳色随风舞,最怪他、惯送征程。暮天青。何处琼山,仙阙珑玲。
注释 译文

高阳台·落梅赏析

吴文英吴文英 〔宋代〕

宫粉雕痕,仙云堕影,无人野水荒湾。古石埋香,金沙锁骨连环。南楼不恨吹横笛,恨晓风、千里关山。半飘零,庭上黄昏,月冷阑干。
寿阳空理愁鸾。问谁调玉髓,暗补香瘢。细雨归鸿,孤山无限春寒。离魂难倩招清些,梦缟衣、解佩溪边。最愁人,啼鸟清明,叶底青圆。
注释 译文

高阳台·西湖春感赏析

张炎张炎 〔宋代〕

接叶巢莺,平波卷絮,断桥斜日归船。能几番游,看花又是明年。东风且伴蔷薇住,到蔷薇、春已堪怜。更凄然。万绿西泠,一抹荒烟。
当年燕子知何处,但苔深韦曲,草暗斜川。见说新愁,如今也到鸥边。无心再续笙歌梦,掩重门、浅醉闲眠。莫开帘,怕见飞花,怕听啼鹃。

高阳台 爽翁卜妾秦淮,赋此调之

樊增祥樊增祥 〔清代〕

雀桁闲花,雉场秋草,渠侬不解伤春。堕策闲坊,一株红桕遮门。十三楼下秦淮碧,侧乌纱、亲访桃根。谩销魂、三十年来,此度才真。萧郎四九头先白,要蓝罗小袖,早暮看承。天女维摩,相逢总是禅人。短辕长柄知何用,料春风、不煮仓庚。问香茗、不唤朝华,定唤朝云。

高阳台·雨枕莺啼

刘辰翁刘辰翁 〔宋代〕

雨枕莺啼,露班烛散,御街人卖花窠。过眼无情,而今魂梦年多。百钱曳杖桥边去,问几时、重到明河。便人问,无了东风,此恨难磨。落红点点入颓波。任归春到海,海又成涡。江上儿童,抱茅笑我重过。蓬莱不涨枯鱼泪,但荒村、败壁悬梭。对残阳,往往无成,似我蹉跎。

高阳台 皋亭览胜图

关锳关锳 〔清代〕

鸥雨分凉,鱼云织暝,一蓬山色依然。瘦影斜阳,碧天摇梦成烟。仙山依旧无消息,奈东风、换了啼鹃。剩樽前、点点残红,飞近筝弦。凭栏休说当时事,只丛祠箫鼓,流水鸦边。一片凄阴,可堪送我华年。天涯何处无芳草,到春深、便觉堪怜。好留连、未是黄昏,休促回船。

高阳台 为黄蓉石比部题东坡元符砚拓本

姚燮姚燮 〔清代〕

信玺符沉,党碑字蚀,却留此砚人间。红屐苍髯,风流如晤坡仙。天低瘴海君门隔,写旧诗、洒泪成泉。照乾坤,两表孤忠,片石千年。大廉不琢元肤腻,有朝云黛汁,隐起如烟。玉局修书,我因吊古凄然。涪翁当日公为友,等王杨、才望镳联。订神交,媵与文孙,未了文缘。

高阳台 又题梦隐词

杨芳灿杨芳灿 〔清代〕

散帙消愁,支琴送日,一番惆怅谁怜。殢酒怀人,思量往事如烟。吟魂合伴梨云住,醒春愁、莫近啼鹃。向翩翩,蝴蝶前身,悟到诗禅。繁华弹指春明梦,把三分尘土,轻换流年。绿遍西泠,楼前春水浮天。镜塘香冷蘋花瘦,掩乌篷、雨外閒眠。任飘零,一枕瞢腾,都付游仙。

高阳台 芦花用吴梦窗韵

王策王策 〔清代〕

寻去非花,看来若梦,秋光散落溪湾。萧瑟离披,一天愁思回环。西风荡破潇湘色,淡濛濛、冷雁前山。最难禁,船在霜中,月在江干。天生一种凄凉性,惯烟迷似病,雨浥成瘢。纵使成林,依然丰骨清寒。水云路远家何在,黯消魂、柳外枫边。伴黄昏,渔火汀洲,宿鹭沙圆。

高阳台 题华秋岳横琴小像

厉鹗厉鹗 〔清代〕

剑气横秋,诗肠涤雪,风尘湖海年年。三径归来,慵将身事笺天。草堂不著樱花梦,寄疏狂、菊涧梅边。想清游,如此须眉,如此山川。枯桐在膝冰徽冷,纵一弦虽设,亦似无弦。世外音希,更求何处成连。几时与子苏堤去,采蘋花、小艇冲烟。笑平生,忘了机心,合伴鸥眠。

高阳台 鸳鸯菊

袁易袁易 〔元代〕

浴水雕翎,眠纱绣羽,天然宜在沧洲。翠被馀声,凉宵陡顿惊秋。妖姿不共流年谢,带睡魂、飞上枝头。任烟波,多少凄凉,分付轻鸥。金英浓露才收。误芰荷翻雨,□梦悠悠。陶令归来,十分芳意谁酬。惜花长是招花恼,况动人、名字风流。黯销凝,添得东篱,一段闲愁。

高阳台 烛泪

周寿昌周寿昌 〔清代〕

颗颗圆圆,丝丝密密,替人诉尽离忧。一寸红冰,凝寒不待凉秋。丹心燕透何曾冷,越心煎,越是长流。夜深不,照著花啼,不管花愁。铜盘堆出珊瑚艳,讶灵芸唾结,飞燕华留。双炷偷弹,摇风频闪星眸。欢场独抱无言恨,便成灰、泫也难休。筋痕收,剪向西窗,滴碎更筹。

高阳台 上元移筝

吴湖帆吴湖帆 〔清代〕

银甲调莺,金钗掠凤,记曾低按秦吟。雁阵惊寒,浑疑衡浦沙沉。却怜赵女情何限,恋声声、梦断难禁。到而今。逸相重招,仙籁还寻。十三弦底魂消处,甚湘灵遗瑟,蜀客传琴。明月来时,绿窗花影帘侵。试弹一曲相思调,数江南、谁是知音。寄芳心。画阁綀囊,庭院深深。

高阳台 春初泛西湖

姚燮姚燮 〔清代〕

拨棹中流,来寻旧梦,山痕略有烟遮。细雨长堤,三年不踏杨花。低枝便向东风转,到青时、我已天涯。待归来,怕又啼莺,换了栖鸦。堪他绰约双鬟女,坐邻船背影,泥唱琵琶。知否愁侬,年年久厌离家。要拚一醉无人劝,便听歌、豪兴都差。且回舟,好趁城阴,日未西斜。

高阳台(寄题荪壁山房)

李彭老李彭老 〔宋代〕

石笋埋云,风篁啸晚,翠微高处幽居。缥简云签,人间一点尘无。绿深门户啼鹃外,看堆床、宝晋图书。仅萧闲,浴砚临池,滴露研朱。
旧时曾写桃花扇,弄霏香秀笔,春满西湖。松菊依然,柴桑自爱吾庐。冰弦玉柱风流在,更秋兰、香染衣裾。照窗明,小字珠玑,重见欧虞。

高阳台 水流云在舫主人王蕊仙诔词,石君倩作

萧恒贞萧恒贞 〔清代〕

风絮难团,波萍易碎,吴艭梦断而今。打桨江头,十年弹指光阴。啼莺散后垂杨老,惹词人、泪浣离襟。更谁堪、钗语盟寒,镜约愁深。颦眉恰似初三月,奈修娥乍见,偏促西沉。榻雨釭花,等闲凉到鸳衾。霜潮瘦尽鱼笺冷,怕思量、侬也难禁。怎消它、薄劣春怀,闷损秋心。

高阳台 剪秋巢分咏秋声,得雁声

易顺鼎易顺鼎 〔清代〕

暝夜敲窗,凉波戛橹,嫩寒先到无舲。几度筝篷,如何绿鬓都星。晓风残月添唫伴,问者边、多少长亭。又催成、江北江南,烟雨冥冥。游踪悔被霜期误,向关河唤梦,冷颤镫青。水叠云重,苍茫写上诗屏。天涯无欠秋声处,最可怜、偏是湘棂。酒初醒、一带妆楼,有个人听。

高阳台 清夜读断鸿零雁记,凄感无已,为填此词,恨不能寄示曼殊大师于泉壤也。

严既澄严既澄 〔清代〕

南国缄魂,东洲诀梦,断肠人太匆匆。灰尽心香,依然怨叶悽蓬。蛾眉并世恩难绝,是枯兰不耐春风。遁寒山憔悴行吟,拼耗幽衷。琼楼月暖知何恨,恨萦裙柳弱,不系游骢。能几低徊,朱颜又褪春红。冥冥岁月驱人逝,怅仙山茫邈难通。剩沈沈怨雾愁云,长伴孤鸿。

高阳台 花朝渝楼同蒿叟作

朱祖谋朱祖谋 〔清代〕

短陌飞丝,长波皱麴,市帘江柳争青。中酒年光,买春犹是旗亭。彩幡长记花生日,甚绿窗、儿女心情。尽安排、画桁吴缣,钿阁秦筝。白头未要相料理,要哀吟狂醉,消遣馀生。无主东风,博劳怨不成声。朦胧几簇东阑雪,算今年、又看清明。怕相逢、社燕归来,还诉飘零。
作者
形式
© 2023 诗词曲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